9月26日下午,201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暨汇报会在虹口校区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举行。校领导曹德明、李月松、冯庆华、周承出席会议。
曹德明校长高度肯定了201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他指出,尽管在“最难就业年”,但我校的就业工作有亮点、有突破、有成绩。他谈到,就业是检验育人环节的重要标志,学生的职业发展潜力、就业竞争力关系着学校的社会声誉及未来发展,因此,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全校上下要齐心协力,共同参与,精心维护我校的“金字”招牌。
曹德明强调,我们要始终把握住几个关键问题:一是我们能否培养出最适应社会需要的优秀学生。我们要充分利用语言专业和复合型专业的优势,多方整合资源,尝试诸如国际公务员班、多语种国际新闻特色班等跨平台培养模式,培养外语精、专业通、综合素质高、跨文化沟通能力强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二是学校的优势资源是否最大程度地向培养杰出精英倾斜,如教授要给本科生上课,让学生在本科阶段接触到学校的优秀教师资源。三是我们是否能最大程度地利用好国外教育资源,为人才培养服务。
曹德明提出,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提升高度,拓展宽度,转变观念。要做好就业思想的指导和引导,加强就业观、职业观、人生观的思想教育。要充分利用各类校际交流,加深与重要的部委、企事业单位的合作,要拓展学生的就业思路,引导学生去往那些既能够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又能体现上外高层次培养水平的行业和单位去历练发展。最后,曹德明校长指出了加强我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及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意义。
党委副书记李月松就2013届就业工作进行了总结。他感谢全校各条战线的老师在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环境下,顶住压力,把握机遇,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付出了辛劳努力。李月松指出:就业工作不仅关系民生,也关系着学生的成长成才,更关系着学校未来的发展建设。因此,要强化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全局工作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要重视和提升就业工作的窗口作用。
会上,李月松部署了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他要求:第一,各院(系)要依托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工作的研讨和反馈;要在就业工作中坚持人生导航和引领作用,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第二,巩固拓展职业发展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要着眼于我校国际化特色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升我校学生培养国际化水平。第三,科学研判形势,稳步推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各职能部门、各院(系)要切实贯彻落实“一把手”工程,主管领导对就业工作要亲自过问,总体负责。第四,延伸就业工作内涵,充分发掘校友资源。学生在校期间,努力从各个方面加深他们和母校之间深厚的情感,毕业之后,建立起长久有效的联系和沟通机制。
学生处处长毕昆鹏介绍了201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2013年被媒体称为最难就业年,在校党政领导的直接关心下,学生处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强化管理,优化服务,深化指导,千方百计为毕业生开拓市场招聘资源,努力提高就业指导与服务质量,确保毕业生充分就业,顺利离校,保证了全校最终就业率稳定。同时,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在做好原有职业发展教育特色品牌项目的同时,积极开拓职业辅导的新形式,利用多种渠道丰富我校职业发展教育工作的载体。职业辅导体系渐趋完善,品牌活动蓬勃开展,科研与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创新创业教育稳步推动。会上,毕昆鹏还就少数民族定向生的就业管理问题、毕业生就业区域过于集中的问题,以及如何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学院代表、英语学院查明建院长介绍了学院就业工作情况,并分享了就业工作中的经验。他谈到,要提高教学质量,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对于毕业生工作,要全员努力,全程关注;要加强海外留学指导,培养国际化人才;要充分发挥校友资源。査明建指出,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从大一的培养到大四走向社会,学校的声誉是靠学生建立起来的。我们既要帮助学生就业,更要帮助学生找到一生的事业发展方向,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培养更多具有上外品牌的事业型人才。
学校各有关职能部门、各院(系)党政领导及2013届毕业生辅导员出席了本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暨汇报会。会议由学生处副处长皮凡倩主持。(学生工作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