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院首届学生代表大会于5月6日下午16点30分在图文J110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学代会的主题是:自律、自治、求真、务实。会上在场师生就学生代表所提出的四个书面提案进行了热烈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个提案主要内容覆盖了课程设置、海外交流、设备购置、以及团学联的资金问题。
第一个提案相关课程改进方案,从“排课时间欠合理”、“课程设置有待改进”以及“外教授课的质量和稳定性”三个角度展开。提案人车伊男认为,许多大三大四需要实习的同学,由于上课时间的安排,缺少整块可实习的时间,这对学生而言在经历和日后找工作上都是较大的劣势。“学院是否可以和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争取让课程安排更加密集,基础性的课程尽量放在大一和大二,专业选修课可以放在晚上。”
此外,目前新闻学院的课程主要覆盖了语言(英语)教学以及新闻专业的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也许深度够“深”,但广度却难以满足学生日后发展的需求。车伊男表示,有必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开展人文科学类的通识课程,与时俱进,增加更具有时效性和吸引力的课程。对此,负责新闻学院英语教学工作的李美老师对于这一提案的讨论表示了肯定,并表示会在尊重教务处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考虑增加到接下来的教育改革中。
对于“海外交流项目拓展”提案,提案人田祐华认为,学院目前拥有的海外交流项目比较稀缺这一现状,希望学院积极为学生拓展更多更优质的海外交流项目。相关负责老师严怡宁表示,在鼓励国际化办学的国家政策下,这个提案的前景是相当乐观的,“我们学院非常重视这一点,学校的资源信息一定都会及时告知学生,海外资源也正在不断挖掘中,欧洲大学的探讨合作也存在很大的可能性。”
负责新闻学院器材管理的孙淑伟老师对购置更多设备的提案做出了解释。他表示,设备的购置资金申请流程要经过学校多个部门,耗时可能会比较长,希望同学们可以理解。同时会上师生共同呼吁学校相关职能部门
新闻学院团学联主席袁丽佳提出了本次学代会的最后一个提案,即增加学院团学联活动经费。经费不足一直是困扰学院活动开展各项活动的难题,会降低品牌活动影响力。院外联部的同学在寻找合作伙伴时也经常会遇到较大困难。对此,刘蓉蓉老师表示学院将大力支持与学院培养方案、目标相符、契合专业要求的品牌活动,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提升领袖风度与气质。
院长郭可教授因虹口校区的会议无法到现场,通过网络与到会的师生作了交流。他对本次学代会的议题做了充分肯定,并就学生提出的议案作了认真的回复。
总支书记刘蓉蓉作总结,她对学院学生代表参与学院事务的热情给予高度肯定 ,学生代表大会对于学院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学代会一方面反映同学们的民主自治自律精神,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生积极参与学院建设,为学院发展献计献策的诉求。”
会后辅导员王慧老师表示,“今年的学代会是我们学院的第一届,以后每年我们都会举办,让学生有地方发表自己的想法。”
为进一步加强新闻学院民主管理,加强师生互动,更多倾听学生在教学改革、新闻人才培养管理模式创新等事关学院发展中的意见,新闻学院将以此为契机,形成学院发展和学生事务管理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新闻学院学生工作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