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代表参加全国外语外贸院校学生工作协作会第20届年会
 
发布时间: 2016-11-24 浏览次数: 202


1110日至11日,“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外语外贸院校学生工作创新研讨会暨全国外语外贸院校学生工作协作会第20届年会开幕式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行,由校党委副书记王静带队一行七人作为学校代表参加了本届年会。全国14所外语外贸高校分管学生工作校领导及学生工作干部代表共同与会。

开幕式上,广东省教育厅副巡视员陈健和全国14所外语外贸院校的校领导上台一起携手启动本次年会。全国外语外贸院校学生工作协作会代表、上海外国语大学原学工部部长王祥兴作为特邀嘉宾发言。在发言中,他深情回顾了学生工作协作会自创立以来二十年光荣而曲折的历史,号召各院校继往开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激发学生工作的活力,推进学生思想教育和改革工作的开展。

1110日,大会首场专家报告在大会开幕式后举行,中宣部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戴木才教授做了题为《文化自信:核心价值观的中国故事——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发展与传播》的报告。他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科学性、吸引力和传播力等三大问题。他提出,核心价值观培育需要久久为功、百家争鸣、百鸟朝凤、礼法支撑、渗透熏陶以及文化自信。第二场专家报告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兼职研究员陈伟光教授带来的题为《“一带一路”建设战略与人才支撑体系的构建》的报告。他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急需拔尖创新人才、非通用语人才、国际组织人才、国别问题研究人才以及全球治理人才,应构建中国特色的大国外语战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下午4时,与会代表分为七大讨论组,围绕“‘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外语外贸院校学生工作创新”的主题展开讨论,利用难得的交流机会进行了热烈而充分的交流。

1111日,学生工作专题论坛上,来自13个与会学校的学工干部代表就大会主题做了经验分享和交流发言,德语系党总支副书记周源源进行了题为“多语种讲述中国故事,多渠道传播中国文化——打造外语类院校特色育人平台”的交流发言。发言中,她与现场与会代表们分享了如何依托“校园文化育人、学术育人、创新实践育人”平台,拓宽文化传播路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本届年会中,多位老师的论文入选《全国外语外贸院校学生工作协作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其中,田力娜、皮凡倩、李亚萍老师的论文《“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及就业指导对策》获得本届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曹姝婧老师的论文《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语言习得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获得本届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此外,外交英才俱乐部、西方语系海外党小组入选《全国外语外贸院校学生工作协作会第二十届年会精品项目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