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乎其上 得乎其中
 
发布时间: 2014-04-14 浏览次数: 686

(人物介绍:唐佳琦 上海外国语大学10级学生,曾任法学院分团委副书记、青志协常规部部长、校毕办助理)
 
  在我看来,大学只不过是我们从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起点,这条路之后还有很多的十字路口需要我们去选择,所以我还没有资格来跟大家分享所谓的“人生规划”。我能够跟大家分享的也许只不过是自己在大学这四年对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一些规划。
  我也像大多数大一新生一样,在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脑海里便开始幻想大学生活的种种。要在大学加入自己喜欢的学生组织,要在大学拿到奖学金,要在大学多听几场讲座,要在大学谈一场校园恋爱......稚气未脱的我便在那时候写下了一篇名为“My Aim”的人人日志,我在其中给自己定下了在30岁前要完成的10个目标。这10个目标大致包括:尽早考出CET4&6,尽可能多的拿到奖学金,学一门第二外语,通过兼职或家教来赚点零用钱,进入外交部或者HSBC一类的银行工作,在30岁前能有自己的一份事业等等。不难发现,其实我的这些目标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学习、课余生活以及工作。那么,接下来我就分这三个部分来谈谈自己如何规划以及如何完成这些规划的吧。
  1.学习
  其实在学习方面真的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我能够跟大家分享的只不过就是“认真”二字。我从来都不相信不劳而获的小聪明,也不相信努力之后仍旧一事无成。
  大学的学习跟高中的学习有很大差别,需要更多的自律性,也需要更多自己的思考。大学里的课程并不是说只要你上课听一下就万事大吉的,我记得大一的时候自己上英语精读课之前都会很认真地预习,课后也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这两件事情说起来简单,但是能够真正做到的同学并没有几个。这便是我说的自律性,知道自己要在这门课上做哪些准备、做哪些努力。而大学学习的思考便体现在老师会布置很多的参考文献以及需要我们完成的一些课堂报告,这些都是我们在书本知识之外需要积极思考的一些学问。
  大一的时候,我就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拿到学校的奖学金。大家都知道,学校奖学金需要参考三个指标:学习成绩、体育成绩以及课外实践,争取奖学金便要在这三个方面不断积累自己的竞争力。我当时学习抓的很紧,体育课也很认真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课外也积极参加各种学生活动。其实,我能说的也只有“积累”二字。当我第一个学期便拿到特等奖学金的时候,自己充满了自信与动力,之后便也按照这样的要求继续贯彻下去,接连四个学期拿到了特等奖学金,还在大二时获得了国家奖学金。
  一开始我就提到自己想要学习一门第二外语,其实辅修便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那时,我也很想在上外辅修法语,毕竟这是我的理想专业。但是,当我看到其他东北片辅修中有有复旦大学的金融学专业在招生,我便开始权衡要选择哪个。我当时思考的思路是这样的:1.复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是高考时梦想中的学府;2.学了政治,再学一些经济岂不是更加全才;3.法语需要不断地练习,自己可能没有这么多时间。于是,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复旦的金融学辅修。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上外小语种的辅修都安排在周一、周三的晚上,而这些时间段正式我需要参加学生活动的时候,不免有些冲突;而复旦的辅修在每周六,尽管需要早起赶班车,但不会影响我平时的学生活动。通过两年的坚持学习,我在复旦也拿到了辅修奖学金。跟大家分享这个例子是想说有的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需要按照当下自己的需要以及大环境的变化及时来调整自己的规划。
  2.课余生活
  其实我说的课余生活更多的是倾向于课外实践这一块。初入大学,林林总总、名目繁多的社团、学生会部门扑面而来,当时我也众多学生组织中选择自己所心仪的。当时想法很简单,院系加一个部门,学校加一个部门,而且希望这些组织能够对于自己今后求职有所帮助。之后,我加入学院外联部是希望锻炼自己的口才以及谈判能力,加入学校青志协是希望能有更多志愿服务的经历,加入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是希望对于用人单位以及职业发展有所涉猎。现在回过头来看,自己从这些组织锻炼到的能力是我进入学院学生会主席团的砝码,也是现在我求职时可以证明自己实力的佐证。
  如果要我分享在课外实践上的挫折,可能最大的挫折是刚上任主席团的时候不是很能够及时融入。当时竞选主席团的时候,其实自己由于要担任青志协常规部部长的原因已经退掉了学院外联部的工作。在学校部门工作两年之后,对于学院学生会的工作模式以及方法觉得比较陌生,很多事情没有别人候选人做的好,也曾陷入彷徨、失望的境地。之后自己也是尽快调整心态,经常跟上一届主席团讨教经验,这才慢慢进入到学院主席团的角色。
  3.工作
  由于自己在大一时便决定毕业后就业,我对于职业规划还是很看重的。为了了解有哪些就业方向以及如何择业,我加入了校毕办成为一名助理,能够最近距离地接触到用人单位以及一些已经工作的学长学姐;为了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我从大二就开始听宣讲会、经验交流会;为了尽早接触社会以及真实工作,我也曾在强生与摩根士丹利有过两段实习经历。        
  个人认为,职业规划十分重要,而且越早越好。只有明白自己之后的职业目标,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因为不同的毕业去向需要做的努力方向也是不同的。就比如说我自己,我是选择就业的去向,那么我就要多积累社会实践以及实习的经历,而不是一门心思只是扑在学习上面。  
  也许你会问我的职业规划是怎样的。坦白的说,我一开始对于各行各业都没有丝毫概念,只是从网络或者校友口中得知的一些行业信息。但我知道自己比较喜欢外企的工作环境,于是在找第一份实习时就只投外企实习,也不管什么岗位不岗位的,能进去体验外企氛围就好,于是我就进入了强生医疗专业教育部实习。之后,由于自己在复旦辅修金融,考虑到理论要付诸实践,于是我又选择了摩根士丹利operations暑期实习项目作为自己的第二份实习。 
  通过实习,我渐渐了解到一些行业的特点以及发展前景,也在不断修正自己的职业规划。现在已经进入大四求职记了,我目前投递简历的都是一些快消市场岗位以及银行岗位,因为我认为自己对于这两个方向比较有兴趣,也有一定的竞争力。 
  最后,分享一段话作为给大家的勉励:身处上游,你可能被冲入中游;身处中游,你也可能被冲入下游;身处下游,则必定不入流。